有一天,突然覺得鼻頭上痛痛硬硬的,就是那種鼻子上要冒痘子的感覺,趕緊把面速利達姆拿出來塗,想說有塗有效。沒想到,隔一天整個紅腫起來,痛到要吃止痛藥,再沒想到,再隔一天,止痛藥不管用了,痛到整張臉都麻痛,最後還頭痛,一整個坐立難安。到了這個地步,本來想撐到大熊出差回來,我不敢鐵齒開始打聽看醫生的事情。


人在異鄉,真的最怕生病,以前在英國,都沒有生病到要看醫生的狀況,而且現在才來兩個月的時候,不過遇上就是遇上了。人在身體微恙時,總是希望醫生是信賴熟悉的,所幸在上海有台灣醫生開的辰新醫院,星期六的晚上直奔急診室。坐在計程車的我如坐針氈,地上的窟窿都讓我痛得不得了,急診室裡人很少,沒多久就輪到我,這時我已經像幫聖誕老公公拉雪橇的麋鹿魯道夫。

 

 


紅鼻子魯道夫  

(魯道夫丟是伊! 圖片取自Google Image)

 

 

看診的是位台灣女醫生鄭曉雯,很仔細又很輕巧地檢查我那紅通通又腫痛的鼻子,說:原來應該是個痘子,但是沒有發,往其他地方流,外觀看起來有很明顯的分界,已經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

 

蜂窩性組織炎 蜂窩性組織炎 蜂窩性組織炎 蜂窩性組織炎 蜂窩性組織炎

 

這六個字在我的耳中迴盪,馬的,這不是會死人的嗎? 為什麼會惹到這個啊?


醫生的嘴在動,我只想到大熊還在出差,小餅乾在家裡,怎麼辦?



突然聽到一句:抗生素按時吃七天,應該就可以康復~( 後後後,醫生感謝你,你都不知道我心中的澎湃!)因為在鼻子上,位置很敏感,後面就是腦部,要按時吃藥。(沒問題,我一定按鬧鐘提醒吃藥!)

很快地就領了藥,跳上計程車回家吃藥休息,果然是抗生素,吃了第二顆時,狀況有獲得控制,也不用再吃止痛藥。

藥袋 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大家一定很好奇,大熊出差,我去看病,小餅乾呢?


在此要好好感謝我的好同事Alan和Tara,這對夫妻真的是兩肋插刀,毫不猶豫地幫我。 就在痛得坐立難安決定看醫生時,我撥電話給正享受悠閒星期六傍晚的小倆口,二話不說就衝來,連SOP都規劃好,原先我想他們留在家裡,自己去醫院,結果改為Tara留在家中(小餅乾已經睡了), Alan陪我去看醫生。他們真的很照顧我,連飯也沒吃就出門,讓我懷疑自己過去有對他們這麼好嗎?


Alan果然有經驗,要我注意,在外地生病,不能等同在台灣的情況,因為環境不一樣,要嚴重看待。看完醫生回到家裡,趕緊找出食物,讓三個人吃一吃。等到他們回家,我才回神:晚餐竟然讓人家吃 水餃配白酒啦!!!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吃完七天的抗生素,正猶豫要不要回診,小餅乾的叔叔草莓以過來人的身分建議我回去檢查。我這次有嚇到,隔天就回診了,醫生看了看,輕輕地說:還沒好,抗生素繼續吃七天!


還好還好,我有聽話,因為大熊這星期又出差,要是發起來,可就嚴重了!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淺談蜂窩性組織炎(資料來源:http://www.kmu.edu.tw/~kmcj/data/9505/13.htm)

內科 張科 主治醫師(小港院區)(95年5月)


蜂窩組織炎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(常見的細菌包括俊鏈球菌、葡萄球菌、大腸菌、嗜肉菌等)。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,釋放毒素,而在組織空隙內滋長,引起局部組織炎性反應。人體的皮下脂肪層是一區區像蜂窩狀的組織,所以如果這個區域發炎腫大,就稱之為『蜂窩性組織炎』,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的部位,可能是以往曾經外傷的部位,或是皮膚本身已經有病變的地方。最常侵犯臉部、頸部及腳部等部位,並可經淋巴系統侵犯到周邊結締組織。

其初期特徵包括紅、腫、熱、痛等症狀。

1.紅:傷口及其四周表面潮紅。

2.腫:受傷部位表面輕微隆起。

3.熱:被感染之區域較其他正常區域溫度稍高。

4.痛:患處受牽連區域會持續疼痛或有化膿現象。

隨後其範圍會逐步擴大,同時也會出現發燒、畏寒、全身倦怠、淋巴腺腫、頭痛或關節痛等症狀。這表示細菌已經侵入血液而循環全身,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敗血症而死亡。

容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高危險群包括:

(一)抵抗力低者:

包括糖尿病患者、痛風患者、老年人、肝功能受損、免疫力較差或使用免疫抑制劑者、嬰兒、營養不良等。這些患者對病菌的抵抗力較弱,較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。糖尿病患者常會造成局部壞死性筋膜炎而須截肢,甚至死亡。痛風患者本來關節就易受尿酸結晶的侵蝕,因此更要小心細菌的感染。

(二)有開放性傷口者如外傷、拔智齒、香港腳等。外傷是造成細菌入侵的主要原因,必須謹慎處理。持續的復發或是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種種症狀時,就必須要特別小心,有異狀一定要就醫,有時表面的癒合並不能代表內部細菌已被徹底瓦解。對於以上幾種高危險群者來說,處理傷口處理步驟如下:

1.用大量清水沖洗:用生理食鹽水更好。

2.適度的覆蓋:避免外界的細菌進入。

3.避免飲酒:飲酒會使傷口惡化而且影響癒合。

治療

關於蜂窩組織炎的治療目前以抗生素為主,首先必做血液培養 (Blood Culture) 及敏感試驗 (Sensitivity Test) ,再依結果選用正確的全身性抗生素。常用的抗生素為 Penicillin 或 Oxacillin,通常七至十天即可痊癒。但若已形成膿瘍,就必須由外科醫師做切開引流及清創的處理,更嚴重時,醫師將視病情決定是否做局部皮層重建、植皮或截肢等整型手術。

防治

(一)應隨時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。

(二)感染之傷口,不論有多微小,都需注意是否有傷口感染現象發生,若有香港腳應及早治療。

(三)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及習慣,避免熬夜及酗酒等不良習慣,以免降低身體免疫力。

防微杜漸,才能避免可怕的蜂窩性組織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小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